热门标签

“天宫”建成,中国人的千年“登月梦”还远吗?

时间:4周前   阅读:8

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。历时30年,中国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,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。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“天宫”梦想,一步步走进现实。

新华社记者 胡智轩摄

逐梦苍穹,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脚步不会只停留在近地轨道。在距地球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建成“天宫”的同时,中国人早已将目光投向38万公里之外的神秘“月宫”。

空间站任务验证载人登月关键技术

,

欧博Allbetwww.allbet8.vip)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
,

作为地球的“近邻”,月球是人类拓展和开发利用地外空间的理想基地和前哨站,载人月球探测一直是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热点和焦点。2020年,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从月球取回1731克月球样品,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。

面向未来,中国探月“行程表”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:嫦娥六号任务计划2025年前后实施,拟在月球背面采样返回;嫦娥七号拟在2026年前后发射,计划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,并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;嫦娥八号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,届时,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任务将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……

千百年来,“嫦娥奔月”的神话在中国人口中代代相传。从“天宫”到“月宫”,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对实现载人登月有何借鉴意义?

在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看来,尽管航天员登陆月球和在轨驻留空间站有所不同,但就载人航天工程而言,天地往返、交会对接和出舱活动是其三项基本技术,万变不离其宗。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,中国通过12次飞行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为后续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以天地往返技术为例,杨宇光指出,虽然未来中国将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实施登月,但两代载人飞船很多技术是共通的,过去2年4次神舟飞船任务为天地往返技术增加了子样,提升了飞船往返的可靠性。此外,4艘神舟飞船、4艘天舟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的交会对接,以及中国航天员多次出舱活动,也让中国对这三项载人航天基本技术更加“驾轻就熟”。

月球村协会主席、可持续月球活动全球专家组(GEGSLA)执行秘书朱塞佩·瑞巴尔迪(Giuseppe Reibaldi)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,人类在太空中生存必须适应微重力和辐射环境,之前中国航天员完成了短期和中期在轨驻留,空间站建成后,中国可以积累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经验,为中国载人登月奠定基础。

上一篇:24节气丨雨水过后,该如何养生?

下一篇:六合彩(www.bet365gw.vip)

网友评论